《纽约三部曲》由《玻璃城》《幽灵》和《锁闭的屋子》三部相互关联的非典型性侦探小说构成。推理小说家奎因,冒充一位名为保罗·奥斯特的侦探,接受了跟踪刚刚出狱的老斯蒂尔曼的委托,却在无形中继承了老人的遗志——发明一种与这个破碎的世界相应的全新语言;侦探布鲁,受雇于怀特,监视住在马路对面的作家布莱克,在日复一日的观察中,逐渐把自己变成了布莱克的镜像,并在无意中为布莱克写下了最后的自传;而“我”则意外继承了童年好友范肖的遗稿,以及他的遗孀和儿子,范肖作品的热销使“我”名利双收,但幸福生活的幻影很快就被一张来自“范肖”的纸条打破……作家与人物、真实与虚构、语言与实存,都在不断地互相置换,堪称解锁奥斯特内核的密码。
理想国:保罗•奥斯特作品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纽约三部曲
末世之城
在地图结束的地方
幻影书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
密室中的旅行
冬日笔记
4 3 2 1
编辑推荐
★ 三段扑朔迷离的侦探故事,一部献给孤独的存在之书。
★ 美国当代文学巨匠保罗·奥斯特蕞受瞩目的经典之作,“就像卡夫卡迷上了侦察游戏,写下了不断回旋版本的自己”。
★ 哈罗德·布鲁姆盛赞:“三篇引人入胜的短篇小说,其巧妙迂回之处,令人困惑不已又为之倾倒。”
★美国当代蕞具创新性的小说家之一,美第奇文学奖、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得主,村上春树、迈克尔·翁达杰、J.M.库切赞誉的作家——融合了荒诞主义、存在主义和悬疑小说等元素,“保罗;奥斯特是当代文学一个蕞为独特的声音”。(《纽约书评》)
作者简介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年出生于新泽西的纽瓦克,著名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译者、电影导演,美国艺术与文学院院士,其作品融合了荒诞主义、存在主义和悬疑小说等元素,被视为美国当代*具创新性的小说家之一。奥斯特著作等身,代表作包括小说《纽约三部曲》《幻影书》《布鲁克林的荒唐事》《巨兽》,以及回忆录《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评论集《饥渴的艺术》等,曾获法国美第奇文学奖,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美国约翰·科林顿文学杰出贡献奖,并多次入围都柏林文学奖、布克奖、福克纳小说奖等,作品已被翻译成四十余种文字。他编剧的电影《烟》于1996年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和*佳编剧奖,2012年,他成为第*位纽约市文学荣誉奖的获得者。
文敏,记者,现居杭州,已出版译作十八种,包括《等待野蛮人》《男孩》《内陆深处》《凶年纪事》《密室中的旅行》等。
精彩书评
◎ 评论推荐
“奥斯特如臂使指地驾驭着读者对神秘事物的探究精神,使人们的好奇心从挖掘不法行为的过程,重新回归到纯粹的自我探索中。”——《纽约时报》
“就像卡夫卡迷上了侦察游戏,写下了不断回旋版本的自己。”——《华盛顿邮报》
“绝对值得一读,不可思议……奥斯特为现代文学——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对所身处世界的看法,拓展了新的维度。”——《波士顿环球报》
“令人兴奋……一位从来不满足于事实层面的作家,对讲故事的艺术的精妙探索。”——《费城询问报》
精彩书摘
他试图回想自己在这段经历之前的生活。要唤起这种回忆相当困难,因为,如今那些事情似乎离他很远。他记 得先前以威廉·威尔逊的笔名写的那些书。好奇怪啊,他想,他是这么做过,可现在他不知道当初为什么要那么做。在他的心里,他意识到马克斯·沃克已经死了。他在接手下一个案子的路上死于某处,奎因对此一点都不觉得遗憾。现在看来,所有的一切都无关紧要。他想起自己的写字台,他曾在那上面写过无数的文字。他回想那个曾是他的版权代理人的人,发觉自己根本记不起他的名字来了。那么多事情如今都已经消失了,很难追踪到它们。奎因试着回想大都会队的阵容,一个位置一个位置地想,但他脑子里开始恍惚起来。那个中场,他记得是莫凯·威尔逊,一个很有前途的年轻选手,他的真实姓名是威廉·威尔逊。无疑的,那里面有些事情肯定挺有意思。奎因想了一阵,但后来也拉倒了。两个威廉·威尔逊互相抵消掉了,仅此而已。奎因在心里向他们挥手道别。大都会队在最后一次赛事中将再次成为最后一名,没人会为此难过的。
下一次醒来时,太阳照进了房间。他身边的地板上摆着一盘食物,盘子里热气腾腾的像是烤牛肉饭。奎因淡定 地接受了这一事实。既不感到诧异也没觉得不妥。是的,他对自己说,这份食物很有可能就是留给我的。这食物怎么会跑到这里来,或者为什么要搁在这里,他一点也不好 奇。他甚至都没有想到离开这个房间,去公寓别处寻找答案。相反,他凑近些,细细地检查着盘中食物,发现除了两大块烤牛肉外,还有七颗小小的烤土豆、一盘芦笋、一个新鲜面包卷、一点沙拉、一罐红酒,还有作为甜点的一 块三角奶酪和一个梨。还有一方雪白的餐巾纸,工艺精良的银质餐具。奎因吃了些食物——或者说吃了一半,那已是他最大的胃口了。
吃完后,他开始在红色笔记本上写东西。他一直写到黑暗重新回到房间。天花板中央有一盏不起眼的灯具,门 边就是开关,但奎因根本不曾想过要使用这盏灯。过不了多久,他又睡着了。醒来时,阳光照进了房间,身边地板上又出现了盛食物的托盘。他尽可能多地吞咽下食物,然后又在红色笔记本上埋头书写。 这段时间里,他写的多半都是有关斯蒂尔曼案子的一些边缘性问题。比如,奎因想知道,为什么自己居然没费心查阅一下刊登斯蒂尔曼 1969 年被捕消息的报纸。他在想,他是不是把这个问题跟同一年的登月事件联系在一起了。他问自己,为什么要相信奥斯特所说的斯蒂尔曼已经死了。他试着想了想“蛋”这个词,写下这样的短语,如 : “一个好蛋”“他脸上的蛋”“下了一个蛋”“像两个蛋似的”。他想知道,如果他当时跟踪的是第二个斯蒂尔曼,而不是 第一个的话,结果会怎样。他问自己,为什么克里斯托弗,那个旅行者的保护圣徒,在 1969 年,也就是登月旅行的那一年,被教皇保罗取消了圣徒封号。他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为什么堂吉诃德不直接写一部他喜欢的那种书——偏要自己去经历那些冒险故事呢。他想知道,为什么自己名字和堂吉诃德名字的首字母是一样的。他在想那个搬进他房间的姑娘和中央车站那个阅读他小说的姑娘是不是同一个人。他想知道,弗吉尼娅·斯蒂尔曼跟他失去联系后是否雇用了另外一个侦探。他问自己,为什么会相信了奥斯特所说的支票被打回了。他想到了彼得·斯蒂尔曼,想知道他有没有在他现在睡的房间里睡过觉。他想知道这个案子是真的结束了,还是只是自己不知何故已经不能继续研究下去了。 他不知道自己一生走过的足迹会绘成什么样的地图,拼成什么样的字形。天一黑,奎因就睡,天一亮,他就吃,然后在红色笔记本上写东西。他根本不知道每次间隔的时间有多长,因为他已经不再关心计数日夜或小时了。然而,在他看来,黑暗渐渐地多于白昼了,尽管一开始阳光占了优势,但光线变得越来越黯淡,越来越短促。最初,他把这归结于季节变化。秋分肯定已经过去了,也许冬至就要到了。但如果冬天已经来了,这个过程照理说应该已经开始逆转了 呀。奎因注意到黑暗还在持续吞噬着白昼的时间。对他来说,似乎吃东西和在红色笔记本上写字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最后,这段时间似乎已减至几分钟。比方说,一次,他刚吃完东西,发现剩下的时间只够往红色笔记本上写三句话。下一个白天时,他的时间只够写两句话。他开始不吃饭了,以便有时间能往红色笔记本上写字,只在实在支撑不下去时才吃东西。但时间还在继续缩减,只够他吞一两口食物,黑夜就降临了。他没有想过要用电灯,因为他早就忘记了那里有灯。
黑暗时间的增长,恰好与红色笔记本页数的减少保持一致。慢慢地,奎因写到了尽头。某种程度上,他意识到 自己写下的文字越多,他再也不能写的那一刻就来得越早。他开始认真斟酌字句,尽可能以最俭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他后悔一开始在红色笔记本上浪费了那么多纸页,事实上,他对自己在斯蒂尔曼的案子上不厌其烦地花费了那么多笔墨感到遗憾。现在这案子已经被他远远地扔在脑后,他早就不再费心想这件事了。那曾是他生命中通往另外一个地方的桥梁,但现在他已经过来了,桥的意义也就不再存在了。奎因对自己也越来越不在意。他写星辰,写地球,写他对人类的希望。他感到自己的语言已经切断了与自己的联系,现在它们已经成了大千世界的一部分,真实而具体,就像一块石头、一片湖,或是一朵花。它们不再跟他有任何关系了。他想起自己出生的那一瞬间,以及他是如何从母亲子宫里被轻轻地娩出的。他想起这世界和所有那些他曾爱过的人的无限善意。除了所有这一切的美 好,什么都不重要。他想把这种感触接着写下去,但令人痛苦的是他知道这不可能。尽管如此,他还是试着鼓起勇气来面对这个红色笔记本的尽头。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用笔来书写,能不能代之以口述,用自己的声音充满黑暗,使言语渗入空气,穿入墙壁,遍及城市,即便光明永不再临。
红色笔记本上的最后一句话是:“当红色笔记本上无处可写时,那将会发生什么呢?”
为了方便大家利用电子书更好的学习,精心整理了网络上的各种电子书,有PDF版本的,也有TXT版本的,现有一万多本PDF的,七万多本TXT的,还有精心整理的天涯神贴,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有需要的可以点击下面的衔接或者扫码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45OMvYM0Jy-BVuJJmRvtw?pwd=w3m9 提取码: w3m9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