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韦伯作品集(套装9册)》包括《学术与政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支配社会学》《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宗教社会学 宗教与世界》《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法律社会学 非正当性的支配》。1.《学术与政治》一百年前的韦伯命题,今日知识人的共同困境。
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最具代表性作品,探讨“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著作。
3.《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一本不可或缺的社会学入门书,深入了解韦伯学术的基础和核心概念,系统地展现了韦伯本人,对“理解社会学”研究典范的全盘性设计。
4.《支配社会学》对“权力与支配”的社会学研究,韦伯社会学“功力最纯熟与最精致的部分”,通过研究宗教与政治的交互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与近代民主政治的关系。
5.《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专注于探索中国社会与西欧不同的地方,以此突显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特色,并且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展呢
6.《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对亚洲而言,举凡超越现实利益的思想,很少能不将其根源追溯到印度的,尤其是印度的救赎宗教,在整个亚洲地区扮演了类似于基督教的角色。
7.《宗教社会学 宗教与世界》研究宗教行为对于伦理与经济的影响及对于政治与教育的影响。宗教社会学是韦伯晚年研究核心所在,在比较宗教社会学中的地位举世公认。
8.《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将韦伯作为历史学家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通过韦伯对支配类型的研究使其与宗教、法律与经济史的研究贯串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9.《法律社会学 非正当性的支配》法律到底是怎么来的?法律的演讲过程如何?深入浅出探讨了“法”的缘起与变化,阐明了法律与人的关系。
编辑推荐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现代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思想家,与卡尔·马克思、埃米尔·涂尔干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在对现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大师之中,其地位至今仍然无可质疑,其思想体系始终没有受到根本性的挑战。
2.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法”的缘起与变化
本书充分展示了韦伯作为出身于正统欧洲古代和中世纪法学史与经济史专家的学术水准,从比较人类各大文明的角度,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法”的缘起与变化,举例阐明了法律与政治、经济、宗教等社会各层面的关系,即法律与“人”的关系;以及与“正当性的支配”作一对比,分析城市的“非正当性的支配”是如何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正当性的支配”的。
3.选目周全,编译慎重,专业学者翻译,译文出色
理想国韦伯作品集包括了韦伯“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以及“制度论与社会学”两大系列的全部著述,囊括了这位学术
作者简介
目录
学术与政治
logo
导读:祛魅时代的学术与政治
导论:韦伯的生平与思想
导论一 韦伯小传
导论二 韦伯的政治关怀
导论三 韦伯的学术
增订版序
译例
学术与政治
导言 价值中立与责任伦理
第一章 学术作为一种志业
第二章 政治作为一种志业
附录
附录一 韦伯两篇演讲发表的日期
附录二 韦伯论学者与政治家
附录三 韦伯论帝国总统
译名对照表
索引
理想国·imaginist
封底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logo
导读:现代社会的伦理探求
本书说明
前言
第一部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文献
第一卷 问题
第一章 宗教信仰与社会阶层
第二章 资本主义的“精神”
第三章 路德的职业观:研究的课题
第二卷 禁欲新教的职业伦理
第一章 入世禁欲的宗教基础
第二章 禁欲与资本主义精神
第二部 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
附录
附录 1 第一部第一卷第二章注释
附录 2 第一部第一卷第三章注释
附录 3 第一部第二卷第一章注释
附录 4 第一部第二卷第二章注释
附录 5 教派注释
附录 6 路德派 基督新教 清教主义 贝札加尔文 梅兰希顿 加尔文派 埃克预定论 马丁·路德
附录 7 胡格诺派 非国教派 长老制 改革派 伊拉斯派 再洗礼派 平均派 独立派 索齐尼派 卫理公会 公理派 教友派 门诺派 洗礼派 虔敬派 共济会 家庭派 阿明尼乌派 基督教科学派
附录 8 萨伏依宣言 西敏寺信仰告白 游艺条例多尔德信条 教会法 奥古斯堡信仰告白西敏寺会议 汉撒诺理斯信仰告白
附录 9 巴克斯特 闵采尔 兹文利 汉廷顿夫人威克利夫 诺克斯 古德温 怀特菲尔德威廉·佩恩 拉巴迪 福克斯 卫斯理巴克莱 胡克 埃斯特公爵夫人 史文克费尔德
附录 10 胡斯 胡斯派 钦岑朵夫 史邦根堡
附录 11 克兰默 法兰克 布朗 施特克尔 普林克伊波 里敕尔 劳德 奥登巴内费尔特
附录 12 圣依纳爵 西笃会 多纳图派 圣本笃克吕尼派 圣伯纳 托钵僧团 圣方济寂静主义 耶稣会 波尔罗亚尔女修道院詹森主义 邓斯·司各脱 贝居安女修会伊比奥尼派 阿利乌教派 克雷蒙谕令
附录 13 西塞罗 桑巴特 笛卡儿 但丁 伦勃朗巴克尔 帕斯卡 西美尔 班扬 弥尔顿伏尔泰 多林格 卡莱尔 配第 陶勒孟德斯鸠 布克哈特 马基雅维利 凯勒罗伯图斯 布伦塔诺 肯彭的托马斯 修昔底德 克拉格斯 阿丰斯·利久欧里亚当·斯密 雅斯贝尔斯 克尔恺郭尔
附录 14 克伦威尔 柯尔伯特 詹姆斯一世 查理一世 富兰克林 腓特烈·威廉一世
附录 15 富格尔家族 罗德兹 古尔德 洛克菲勒伦巴底人 摩根 反托拉斯运动
附录 16 西拉书 千禧年 犹太律典 弥曼差学派得未使 耆那教 法利赛人 巴比伦俘囚 威廉·麦斯特
附录 17 王与王国 康曼达 佣兵统帅 庄宅汉撒同盟 济贫法 南海泡沫 英灵殿
附录 18 加利西亚 伍伯塔尔 西里西亚 卡尔夫梅克伦堡 利物浦 曼彻斯特 威斯特伐利亚 波美拉尼亚
译名对照表
索引
理想国·imaginist
封底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logo
总序一 余英时
总序二 苏国勋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导言: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
前言
译名对照表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第一篇 经济行动的社会学基本范畴
第一章 经济行动
第二章 市场经济原理
第三章 分工的类型
第四章 资本计算的合理性
第五章 货币制度
第六章 经济与政治的相互渗透
第二篇 经济与社会团体
第一章 经济与社会秩序
第二章 共同体的经济关系
第三章 共同体关系与结合体关系的类型,及其与经济的关系
第四章 种族的共同体关系
译名对照表
理想国·imaginist
封底
支配社会学
logo
总序一 余英时
总序二 苏国勋
第一章 支配的结构及其功能形态
第二章 官僚制支配的本质、前提条件及其开展
第三章 家父长制支配与家产制支配
第四章 封建制、身份制国家与家产制
第五章 卡理斯玛支配及其变形
第六章 政治支配与教权制支配
译名对照表
理想国·imaginist
封底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logo
总序一 余英时
总序二 苏国勋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译序 简惠美
导言 韦伯与《中国的宗教》 康乐
第一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一城市、君侯与神祇
第二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二封建国家与俸禄国家
第三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三行政与农业制度
第四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四自治、法律与资本主义
第五章 士人阶层
第六章 儒教的生活取向
第七章 正统与异端
第八章 结论:儒教与清教
附录一 导论 杨庆堃
附录二 参考文献
附录三 国库岁入资料
译名对照表
理想国·imaginist
封底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logo
总序一 余英时
总序二 苏国勋
第一篇 印度教的社会制度
第一章 印度与印度教的一般地位
第二章 印度教的布教方式
第三章 印度教的教义与仪式
第四章 吠陀经典在印度教里的地位
第五章 婆罗门的地位与种姓的本质
第六章 种姓的社会阶序概观
第七章 氏族的地位与种姓
第八章 种姓的主要集团
第九章 种姓的种类与种姓的分裂
第十章 种姓的纪律
第十一章 种姓与传统主义
第十二章 种姓秩序的宗教救赎意义
第十三章 种姓在印度的历史发展条件
第二篇 印度知识分子之正统的与异端的救赎学说
第一章 婆罗门宗教意识之反狂迷的、仪式主义的性格
第二章 法的概念与自然法概念之阙如
第三章 印度的知识、禁欲与神秘主义
第四章 沙门与婆罗门的禁欲
第五章 婆罗门文献与印度学问
第六章 救赎技术(瑜伽)与宗教哲学的发展
第七章 正统的救赎理论
第八章 《薄伽梵歌》的救赎论与职业伦理
第九章 上层职业僧侣的异端救世论
第三篇 亚洲的教派宗教与救赎宗教
第一章 原始佛教转化的一般因素
第二章 阿育王
第三章 大乘佛教
第四章 布教
第五章 印度正统的复兴
第六章 亚洲宗教的一般性格
附录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门户开放的种姓
附录三 印度史纲
译名对照表
理想国·imaginist
封底
宗教社会学 宗教与世界
logo
总序一 余英时
总序二 苏国勋
宗教社会学
第一章 宗教的起源
第二章 巫师——祭司
第三章 神概念、宗教伦理、禁忌
第四章 “先知”
第五章 教团
第六章 神圣的知识、布道、司牧
第七章 身份、阶级与宗教
第八章 神义论的问题
第九章 救赎与再生
第十章 救赎之道及其对生活态度的影响
第十一章 宗教伦理与“现世”
第十二章 文化宗教与“现世”
译名对照表
宗教与世界
导言 宗教与世界:韦伯的宗教社会学
第一章 资本主义精神与理性化
第二章 比较宗教学导论——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
第三章 中间考察——宗教拒世的阶段与方向
译名对照表
理想国·imaginist
封底
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
logo
总序一 余英时
总序二 苏国勋
经济与历史
导言:韦伯的史学 康乐
第一篇 概念
第一章 经济史的概念
第二章 共同体的经济关系
第二篇 前资本主义时期
第三章 财产制度与社会团体
第四章 领主处分权的成立
第五章 庄园制度
第六章 工业经济组织的主要形态
第七章 工业与矿业的发展阶段
第八章 手工业行会
第九章 工场生产——工厂及其先驱
第十章 商业发展的起点
第十一章 商业经济的经营形式
第十二章 商人行会
第十三章 货币与货币史
第三篇 资本主义时期
第十四章 近代资本主义的概念与先决条件
第十五章 工业技术之发展
第十六章 合理的国家
第十七章 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
第四篇 城市
第十八章 城市的概念与类型
第十九章 古代城市
第二十章 市民
译名对照表
支配的类型
本书译序 康乐
第一章 正当性的基础
第二章 具有官僚制管理干部的法制型支配
第三章 传统型支配
第四章 卡理斯玛支配
第五章 卡理斯玛的例行化
第六章 封建制度
第七章 非支配——卡理斯玛的再诠释
第八章 合议制与权力划分
第九章 政党
第十章 非支配性的团体行政与代表制行政
第十一章 代表制
附录 “正当性”理论的一个说明
译名对照表
理想国·imaginist
封底
法律社会学 非正当性的支配
logo
总序一 余英时
总序二 苏国勋
法律社会学
第一章 实体法领域的分化
第二章 主观权利的设定的各种形式
第三章 客观法律的形式性格
第四章 法律思维的类型与法律名家
第五章 法的形式理性化与实质理性化、神权政治的法与世俗的法
第六章 公权法与家产制君主的法制定,法典编纂
第七章 革命创制的法的形式性质,自然法及其类型
第八章 近代法律的形式性质
译名对照表
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
译序
第一章 西方的城市
第二章 古代与中世纪的门阀城市
第三章 平民城市
第四章 古代与中世纪的民主制
译名对照表
理想国·imaginist
封底
精彩书摘
韦伯本人对《政治作为志业》的演讲不太满意,后来讲稿发表时做了很多补充和修改。这次演讲涉及了相当广泛的议题,其中许多论点,比如“国家是垄断合法暴力的组织”的定义,以及对统治的三种正当性类型的划分,后来都成为二十世纪政治学科的核心主题。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其中一个主题,就是韦伯对于政治家的论述。在现代世界,一个政治家需要具备哪些重要的品质?又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什么才是理想的政治家?
首先需要注意韦伯做出的一些类型区分。从事政治活动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依靠政治而活”,指从政只是其谋生的手段,政治只有工具意义而没有内在价值。在韦伯心目中,靠政治而生存的人不能算真正的政治家。严格意义上的政治家是另一种类型,韦伯称为“为了政治而活”,他们从事政治是听从使命的“召唤”,是将政治作为“志业”的人。
相应地,韦伯还区分了官僚与政治家。官僚就是政治系统中的行政官员,公务人员或者“官吏”。官僚的首要职责是服从上司,严格遵守纪律,最重要的特点是“专业化”抑制“个人化”。他们对于工作本身没有好恶感,没有个人信念,或者说,必须克制甚至消除个人化的感情、立场与党派倾向,保持中立,做到不偏不倚,他们只对规则和指令负责,不用考虑政治活动的终极目标,也不用对政治大局和最终结果负责。极端地说,官僚系统的最佳状态,就是一部高效率的运转良好的机器,它是没有“灵魂”的,这也是理性化时代对现代政治的塑造结果。而政治家则不同,严格意义上的政治家,尤其是韦伯说的“政治领袖”,具有鲜明的“好恶感”,他们有明确的信念和立场,必须对政治行动的最终结果负责,而且责无旁贷。虽然韦伯没有做明确的对应,我们有理由相信,官僚多半是“靠政治而活”,而政治家是“为政治而活”。政治家必须引领官僚系统,为其“注入灵魂”,才能在政治事业上有所作为。
韦伯认为,在官僚体制日益庞大的现代国家中,政治的外部条件不利于产生那种有志向、有立场的志业政治家。那么“为政治而活”的人尤其依赖于其内在品质。在他看来,政治家在人格上应当具备有三种品质:热情,责任感和判断力。
首先,热情似乎比较好理解,将政治作为志业的政治家,是出于信念、为了理想投身于政治活动,当然会有强烈的情感。但韦伯对政治家的热情做出了精微的辨析。他强调指出,强健的政治热情是一种坚忍不拔的激情,一种在坚定信念支持下的勇敢无畏、从容不迫,而不是那种心血来潮的狂热,或者,夸夸其谈的“煽情”(sensation)。韦伯将这种空洞的热情称为无用的“亢奋”。“亢奋”只是演员的热情,在政治上是虚弱的。
第二,判断力是政治家极为重要的品格。韦伯强调,政治是复杂、多变和危险的实践活动,容易让人迷惑,所以他多次将政治比作魔鬼。从事政治的人是跟魔鬼打交道的人,很容易走火入魔。因此,政治家必须具备卓越的判断力,对复杂的局面和形势,既要有深入其中、抵达内在理解的能力,又要有抽身而出、拉开距离、冷眼旁观的能力。政治家需要清醒地审时度势,保持良好的分寸感,这是相当难得的品质。政治的判断力与热情也是相互关联的,如果失去了良好的判断力,政治热情很容易蜕变为无用的“亢奋”。
第三,政治家还必须具备健全的责任感。这听上去是浅显的道理,像是老生常谈,但深究起来却相当复杂。政治家要对什么负责?怎么做才算是负责?在韦伯看来,所谓担当责任是一种伦理要求,但政治家经常会面对两种不同的伦理要求,分别称为“心志伦理”和“责任伦理”。简单地说,心志伦理要求遵循自己信奉的理想原则去行动,不计后果,不论成败,无条件地忠实于原则的纯洁性。而责任伦理的要求则不同,需要行动者格外关注后果。政治是具有后果的实践行动,而且后果往往影响重大,所以遵从责任伦理的要求,对可能的后果深思熟虑并担负责任,就变得尤为重要。
但是,“心志伦理”与“责任伦理”这两种原则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在演讲中,韦伯一方面主张这两种原则“在根本上互异,同时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但他又明确指出,“这并不是说心志伦理就是不负责,也不是说责任伦理便无视于心志和信念”,后来又说到,这两种原则“不是两极相对立,而是互补相成”。也许,韦伯期望政治家能兼顾这两种伦理要求,但又提醒必须认识到这两者之间存在深刻的冲突。实际上,对于“心志伦理”与“责任伦理”的确切涵义、彼此之间的区分和关联,构成了韦伯研究中一个相当有争议的难题。在这里,我们暂时撇开复杂的学术争论,来把握韦伯论述中一个相当明确的倾向,那就是尖锐批判对心志伦理的片面执着,这关乎他心目中政治成熟的标准。
为了方便大家利用电子书更好的学习,精心整理了网络上的各种电子书,有PDF版本的,也有TXT版本的,现有一万多本PDF的,七万多本TXT的,还有精心整理的天涯神贴,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有需要的可以点击下面的衔接或者扫码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45OMvYM0Jy-BVuJJmRvtw?pwd=w3m9 提取码: w3m9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