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丛书·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
作者:[美]谭凯 Nicolas Tackett 胡耀飞 谢宇荣
格式: pdf、txt、epub、azw3、mobi、docx
内容简介
目 录
商品评价
- 谭凯的新书自出版之日起,就受到学术界和历史发烧友的广泛关注,他的新书主要论述了唐代中国贵族消亡的原因。几百年来,历史学家通过历史档案的记载,认为唐代科举制度的普及,让中国的贵族传统及“门阀士族”的权力在不断缩小,随着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的爆发,中国贵族传统不复存在。…
- 如何定位门阀士族这一群体?在当时,主要通过郡望加姓氏的组合来甄别自己的特殊血统。到九世纪,这种境况慢慢发生变化了,随着人口的大量繁衍——得益于纳妾行为的存在,许多人都能声称自己出自名门望族,从而导致这种姓氏的声望被大幅降低,只有一小部分是这些家族的真正后裔,…
- 本文主要论述了此书的主线与方法,顺带谈及了自己的一个脑洞。主线、方法与(我的)脑洞——读《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谭凯(Nicolas Tackett)《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2014年在美国出版,没想到中译本2017年就面世。联想到尽管有周一良先生的书评,但伊沛霞(Patricia Eb…
- 如何定位门阀士族这一群体?在当时,主要通过郡望加姓氏的组合来甄别自己的特殊血统。到九世纪,这种境况慢慢发生变化了,随着人口的大量繁衍——得益于纳妾行为的存在,许多人都能声称自己出自名门望族,从而导致这种姓氏的声望被大幅降低,只有一小部分是这些家族的真正后裔,…
- 本文主要论述了此书的主线与方法,顺带谈及了自己的一个脑洞。主线、方法与(我的)脑洞——读《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谭凯(Nicolas Tackett)《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2014年在美国出版,没想到中译本2017年就面世。联想到尽管有周一良先生的书评,但伊沛霞(Patricia Eb…
- 就论述中国史的骨架,即时代划分这一问题,内藤湖南提出过有名的“三分法”:古代(或称上古)=太古至秦汉,中世(或称中古)=后汉至五代,近世=宋代以后。内藤史学关注中国内部的阶层变迁,重点分析在政治、社会上中古贵族势力何以衰落,庶民力量何以上升,以及贵族文化的没…
- 王黃之亂的社會史意義——讀Nicolas Tackett著The Destruction of the Medieval Chinese Aristocracy胡耀飛有幸承擔譚凱(Nicolas Tackett)先生大著The Destruction of the Medieval Chinese Aristocracy(Cambridge[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Asi…
- 有人认为此书没有新意、无聊。可能是因为我不是历史学科班出身,历史书读得少吧,我认为这部书挺有新意的。读完收获挺大的。里面的研究方法和历史教科书完全不同。措辞也挺谨慎的,总是根据已有的证据提出新观点。还真没见过能与之媲美的中国本土学者的作品。作为一名理工…
- 中国在整个帝国时代可以分为秦汉、隋唐宋和明清三个阶段。但我更愿意把宋帝国单独拉出来,因为宋代是整个帝制中国承前启后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标志性意义就是它阻止了门阀制度在宋代的重生。这种重生的阻断也是基于本书的一个主要结论:中国门阀制度在晚唐时期消亡。 …
- 在我看来,唐宋之交是中国封建史的一个分界点。在此之前,还有两个乱世,造成了旷日持久的战乱,人口的急剧萎缩。分别是汉末,和晋末。然而,为何我说唐宋之交是个拐点呢?因为自黄巢入长安之后,科举取士才真正拜托了旧时门阀的影响,平民士子才真正有能力和机会踏上历史舞台…
为了方便大家利用电子书更好的学习,精心整理了网络上的各种电子书,有PDF版本的,也有TXT版本的,现有一万多本PDF的,七万多本TXT的,还有精心整理的天涯神贴,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有需要的可以点击下面的衔接或者扫码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45OMvYM0Jy-BVuJJmRvtw?pwd=w3m9 提取码: w3m9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