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插图第2版)
作者:龙应台 著,理想国 出品
格式: pdf、txt、epub、azw3、mobi、docx
编辑推荐
推荐购买:《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 亲爱的安德烈 目送》(布面典藏版)
★“龙卷风”插图第
2
版——时光匆匆,“亲爱的安德烈”迎来了人生中的而立之年。龙应台新版笔记《在时光里》,写于近年欧洲旅途,重新观察,再度“认识”成年后早已超过
1
米
84
的大儿子安德烈,以及
1
米
80
的小儿子菲力普。
★ 两代共读的
36
封家书——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真诚袒露龙应台、安德烈母子两代的碰撞与交融,平等探讨心灵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本书特别收入弟弟菲力普写给哥哥安德烈的信《谁说香港没文化》。
★ 安德烈授权发表的照片——回过头,用心看看日益“远去”的父母,从
18
岁那一年算起,忽忽又过了
10
年还多。本书特别收入安德烈授权发表的照片,追踪记录安德烈成长的青春。
★ 华语世界榜畅销书——停下来,重新认识突然“长大”的儿女,《南方周末》备受欢迎的专栏之一,继《野火集》后,龙应台这堂“人生课”中的三本“作业”(《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与《目送》)。
内容简介
《亲爱的安德烈:两代共读的
36
封家书(插图第
2
版)》——
两代共读的
36
封家书
龙应台新版笔记
安德烈授权发表的照片
华人世界各地读者的感动来信。
“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
MM
……”
龙应台离开欧洲的时候,安德烈
14
岁。当她卸任台北市政府的工作(马英九市长亲自前往德国邀任的首任文化局长,任期内推动本土文化、树木保护等措施),重新有时间陪家人过日子的时候,安德烈已是
1
米
84
高的
18
岁青年大学生,有了驾照,可以进出酒吧,脸上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透着一种独立的距离,手里拿着红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点“冷”地看着自己的妈妈。
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
30
多岁;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龙应台无论如何要认识成熟的高校青年安德烈!
从此,他在德国,她在香港,他到香港,她到台湾,母子俩用了长长的
3
年时间相互通信——“
18
岁那一年”,“年轻却不清狂”,“我是个百分之百的混蛋”,“大学生哪里去了”,“为谁加油”,“你知道什么叫
21
岁”,“独立宣言”,“向左走,向右走”……平等得令人惊讶,坦率得近乎痛楚。
他们原来也可能在他
18
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他们做了不同的尝试——她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个
18
岁的人”,安德烈“也*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商品评价
- 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
- 作者:【台湾/德国】龙应台 安德烈出版社:天地圖書有限公司时间:2007-11因为感同身受,常常在想,什么样的家庭相处模式是自己比较向往的,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是自己比较赞同的,我想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部分答案。龙应台与安德烈,一位旧时代的见证者,一位新时期的挑战人。他们生活在不…
- 不得不说,看完整本书之后,是想给五星的(但是终究因为一些政治因素而限制了我的打分!)不得不佩服龙应台MM,我现在也处于21岁的年龄,有很多的困扰,但是我发现我并没有可以倾诉的地方,我的朋友们,没错!是同龄人,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感觉我们关注的点也还是不用的,处在这样…
- 可能因为即使我和我爸妈找不到话题聊,我们之间仍有一种特别亲密的羁绊,让我因为离开他们哭,因为独立哭,因为想回到小时候我们还在一起我还是小孩的时候哭,所以龙应台与安德烈之间能安静坐下来用书信交流的亲情于我没什么感人的。我更感兴趣的是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看待这…
- 这本书从我随意的看到认真的读,每一封信都值得人思考,值得慢慢的品味,不舍得看完。我的习惯是读完一本书之后再写读后感,谈不上书评,但是当我读到第二十封信的时候,我发现不妥,全部读完之后再写会让我错过一些瞬时的想法,也不知该从何下手去写了。这本书的每一封信都有值得思考…
- 读亲爱的安德烈 我的感受有两层 第一层 我对他们有所质疑与不快 第二层 我对他们感到钦佩以及油然而生了对自己的羞赧 我总是隐隐的感觉 龙应台与安对中国大陆 有一种否定的态度 尤其是读到安对中国妇女的描述“为耐克做苦工” 我心想 安对中国大陆一定了解不多 安会说自己是德国与台湾…
- 读后感慨万千。感慨一,刚开始觉着2013年版的(我读的版本),应该也就这几年的事情吧。后来发现原来是十年前的事情。这十年前她与儿子之间的对话,对于今天的我来说却还是观点深刻,新鲜,值得学习和思考的。说白了,就是一点都不过时。显然很弥足珍贵。感慨二,她和安德烈…
- 龙应台写的《亲爱的安德烈》讲述了儿子安德烈和龙应台的通信。安德烈住在德国,是一个18岁的高中学生。安德烈的母亲龙应台是一个著名的中国现代作家而在写书时住在台湾。在《亲爱的安德烈》里,安德烈和他的母亲讨论深刻的人生道理也讲述了各自的生活。《亲爱的安德烈》里…
- 读书笔记:第31封信 两只老虎跑的慢、跑的慢从MN得知安德烈争取留学“落榜”开始,MM就说了以前从乡下去城市念初中上体育课的一幕,MM因为不会丢铅球被城市的孩子,老师嘲笑。一次“失败启蒙”的教训让MM永远不会忘记城乡差距、富贵不均是什么意思,这次教训教给MM的,也告诉安德…
- 读书笔记:第31封信 两只老虎跑的慢、跑的慢从MN得知安德烈争取留学“落榜”开始,MM就说了以前从乡下去城市念初中上体育课的一幕,MM因为不会丢铅球被城市的孩子,老师嘲笑。一次“失败启蒙”的教训让MM永远不会忘记城乡差距、富贵不均是什么意思,这次教训教给MM的,也告诉安德…
为了方便大家利用电子书更好的学习,精心整理了网络上的各种电子书,有PDF版本的,也有TXT版本的,现有一万多本PDF的,七万多本TXT的,还有精心整理的天涯神贴,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有需要的可以点击下面的衔接或者扫码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45OMvYM0Jy-BVuJJmRvtw?pwd=w3m9 提取码: w3m9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请先
!